# 单机游戏中“能进入现实世界”的经典鬼怪设定
在恐怖类单机游戏中,以下类型的鬼怪常被设定为具有突破次元壁的能力:
---
### 1. **怨灵(Onryō)**
- **代表游戏**:《零》系列、《死魂曲》
- **设定特征**:
- 因强烈怨念形成的灵体
- 通过诅咒/仪式触发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 **入侵方式**:镜面/照片/录像带等媒介渗透
---
### 2. **地缚灵(Jibakurei)**
- **代表游戏**:《寂静岭》《尸体派对》
- **设定特征**:
- 被束缚在特定地点的灵魂
- 当人类进入其领域时会具现化
- **入侵方式**:空间重叠(如里世界侵蚀现实)
---
### 3. **恶魔(Demon)**
- **代表游戏**:《恶灵附身》《毁灭战士》
- **设定特征**:
- 来自地狱维度的超自然存在
- 通过邪教仪式/科技实验打开通道
- **入侵方式**:宿主附身、裂隙传送
---
### 4. **镜中鬼(Mirror Entity)**
- **代表游戏**:《P.T.》《面容》
- **设定特征**:
- 寄宿于镜面空间的灵体
- 随着凝视/互动增强实体化程度
- **入侵方式**:突破镜面结界
---
### 5. **数据幽灵(Digital Ghost)**
- **代表游戏**:《SOMA》《观察者》
- **设定特征**:
- 由电子设备承载的普通用户意识体
- 通过互联网/电子设备传播
- **入侵方式**:信号入侵、全息投影实体化
---
### 🛑 特殊案例:跨次元侵蚀
- **《层层恐惧》**:画作中的幽灵艺术家逐步重构现实空间
- **《逃生2》**:电磁波异常导致集体幻觉具现化
- **《灵媒》**:通灵者同时感知表里世界引发重叠
---
> 📌 **设计逻辑**:开发者常利用"媒介触发"(如仪式/设备)或"认知污染"(精神崩溃导致现实扭曲)作为鬼怪入侵的合理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