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建局“三定”方案(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起草过程,通常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 ### ✅ **1. 前期调研与需求收集** 由组织部门牵头,联合编办、人社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现有职责履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新增管理需求。重点摸清哪些职能交叉重叠、哪些领域存在监管空白等痛点。 --- ### 📋 **2. 政策依据对标** 严格对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党政机关精简文件会议活动的办法》等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文件,确保改革方向合法合规。例如:必须明确列举法律赋予的具体行政权力事项。 --- ### ✍️ **3. 草案拟定阶段** 👉 **职能界定**:逐条拆解法律法规授权条款,采用“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模式划定权责边界;对新出现的行业形态(如装配式建筑推广)增设对应管理条目。 👉 **机构设置**:根据核心业务板块设立内设科室/下属单位,比如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从综合科剥离单独成处。 👉 **编制核定**:按照“人随事走”原则测算人员需求,区分行政编、事业编和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比例结构。 --- ### 🔍 **4. 多轮征求意见** ①向系统内各单位发征求意见稿;②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法学教授、行业协会会长建议;③在官网公示征询社会公众意见;④书面征求发改、财政等关联部门意见并反馈采纳情况说明。 --- ### ⚖️ **5. 合法性审查备案** 需经本级政府法律顾问团队进行合规性审查,重点核查是否突破中央规定的机构限额、领导职数配备是否符合标准、涉密事项处理是否恰当等问题。通过后报同级党委深改委审议。 --- ### 📣 **6. 正式印发实施** 经党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至所属单位执行,同步更新部门权责清单并在政务平台公开。通常会设置3个月过渡期用于工作衔接。 --- 整个过程一般持续6-12个月,期间需要反复协调不同部门的诉求冲突。像近年来推动的城市更新改造职能划转、农村危房改造职责下沉等重大调整,都会体现在最终版本的三定方案中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