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都包括哪些方面呀?

1 个回答

yong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一、身体功能恢复 - **运动功能**:尽可能恢复残存的肌肉力量,提高肢体的活动能力。比如通过康复训练,让患者能够完成床上翻身、坐起、站立以及借助辅助器具行走等动作,提升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重点在于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保持关节活动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则更侧重于恢复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功能。 - **感觉功能**:帮助患者恢复部分感觉功能,或者让患者学会代偿感觉缺失。例如,通过触觉训练、温度刺激训练等,提高患者对不同感觉的识别能力,减少因感觉障碍导致的意外伤害,像烫伤、冻伤等。 ### 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 - **自理能力**:使患者能够独立完成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这需要针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如使用辅助器具(轮椅、假肢等)来替代丧失的功能,并通过反复训练让患者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 **转移能力**:包括床与轮椅之间、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等的转移。掌握正确的转移技巧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自主活动范围,还能避免因他人搬运不当造成的二次损伤。 ### 三、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压疮预防**:由于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局部皮肤受压时间长,容易发生压疮。康复目标之一是通过定时翻身、使用防压疮床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措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一旦出现压疮,要及时进行处理,促进伤口愈合。 -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脊髓损伤可能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导致尿潴留或尿失禁。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合理饮水,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必要时进行间歇导尿等操作,以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 **呼吸道管理**:对于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呼吸肌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康复目标是通过呼吸训练、排痰训练等,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 ### 四、心理调适与社会融入 - **心理支持**:脊髓损伤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康复团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生活。 - **社会融入**:让患者能够重新回归社会,参与社交活动和适当的工作。通过职业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帮助其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社会价值感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