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V油墨附着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 常见原因如下: 1️⃣ **基材表面处理不当** → 没彻底清洁/打磨,残留油污、灰尘或脱模剂会严重影响结合力(尤其是塑料、金属这类非吸收性材料)。 ✅对策:酒精擦拭+电晕/火焰预处理激活表面活性。 2️⃣ **UV固化能量不够** → 灯管老化、传送带速度过快导致照射剂量不足,树脂未完全交联。 💡注意:不同颜色对光敏感度不同(比如白色比黑色更难固化透彻)。 3️⃣ **油墨配方不匹配** → 选用了与承印物材质冲突的树脂体系(如极性溶剂用于非极性材料),或者添加剂比例失衡(稀释剂过多会降低黏结强度)。 4️⃣ **环境湿度过高** ⚠️当车间相对湿度>60%RH时,水分会干扰自由基聚合反应,造成表层发黏。建议控制温湿度在20±5℃/40%-50%RH范围内。 5️⃣ **墨层厚度超标** ⚖️超过推荐涂布量(通常建议≤8μm),底层固化不完全形成夹生层。可用测厚仪实时监控调整。 6️⃣ **固化后静置时间不足** ⏰刚完成照射时分子链仍在缓慢重组,立即叠放容易导致蹭花。最好自然放置24小时后再进行后续加工。 7️⃣ **油墨过期变质** 📅超过保质期的光敏剂效能下降,存储不当受热也会导致预反应发生。需严格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 ## 📌快速自检清单: ☑️ 印刷前是否做了达因笔测试?(达标值应≥38dyn/cm) ☑️ 最近一次更换UV灯管是什么时候?累计辐照强度还达标吗? ☑️ 同批次材料在不同机型上表现是否稳定?排除设备个体差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