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和戎,贾生罔上,后世见之方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对秦朝末年历史人物秦老和戎以及贾生的评价。需要解释这三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

2 个回答

白峰

这句话出自《汉书·贾谊传》,意思是: - **“秦老”**指秦始皇年老时; - **“戎”**代指战事、军事; - **“贾生”**即贾谊; - **“罔上”**意为欺君、蒙蔽皇帝。 整句可译为:“秦始皇晚年沉迷于战争,而贾谊则因直言进谏被指责为欺罔君主,这些事迹都被后世记载在典籍之中。” > 它反映了班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既批评秦始皇穷兵黩武,也惋惜贾谊虽怀才却未被汉文帝完全信任(其建议被视为过于理想化甚至冒犯)。后世通过史书看到这段往事,常引以为鉴。

amwaylee

这句话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对秦朝末年历史人物秦老和戎以及贾生的评价。秦老是秦朝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主张与北方的戎族和解,以维护秦朝的稳定。然而,他的建议并未被采纳,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贾生则是西汉初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过秦论》对秦朝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其过于严苛的法律和暴政。后世见之方策,意味着后世的人们在制定政策时,会借鉴这些历史人物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