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民非企业申请养老项目的步骤如下👇:
#### ✅ **前期准备与资质确认**
1. **明确主体资格**:确保已完成民政部门登记(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业务范围需包含“养老服务”相关内容;若章程未覆盖此项,需先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备案。
2. **场地合规性核查**:选址须符合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要求(如避开禁止建设区域),自有房产提供产权证明,租赁场地则需出具有效租赁合同及出租方产权文件。建议优先选择周边有医疗资源、交通便利的区域。
#### 📌 **核心审批流程**
3. **向区级民政部门提交申请**:携带以下材料前往机构所在地的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办理:
✔️ 《设置养老机构申请书》(列明服务定位、床位规模、收费标准等);
✔️ 场所使用权证明 + 平面布局图(标注功能分区);
✔️ 消防验收/备案凭证、环评报告(或备案回执)、食品经营许可(含食堂的需提供);
✔️ 管理人员及护理员名单+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 资金来源证明(验资报告/银行流水等)。
4. **联合踏勘与评估**:民政部门会联合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现场查勘,重点审核建筑安全、适老化改造、应急通道设置等情况。部分区域可能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综合能力评价。
#### 💡 **同步推进事项**
5. **备案制管理**:自2019年起北京已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改为备案制,通过审核后将在“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完成线上备案,获取统一编码方可正式运营。
6. **政策衔接**:关注市/区两级补贴政策(如每张新增床位最高补贴标准)、税费减免清单(增值税即征即退、房产土地税优惠等),可通过“北京市民政局官网—政务服务—养老机构备案”栏目查询最新细则。
#### ⏳ **时间节点参考**
整个流程通常需要**3-6个月**,其中消防改造和备案公示环节耗时较长。建议提前与街道办沟通协调邻里关系,避免因扰民投诉影响审批进度。
#### ⚠️ **注意事项**
- 严禁以“会员卡”“预付费”等形式非法集资;
- 确保单人间使用面积≥10㎡,双人间≥16㎡/床,公共活动区域不少于总建筑面积的30%;
- 医护人员配备比例按《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执行(一般每50张床位至少配1名执业医师)。
> 📌 **咨询渠道**:可拨打北京市养老服务热线96156,或登录“北京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服务平台”获取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