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1. **第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接受赠与)。 2.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职责) 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 **第一百四十四条**(未成年人财产权) 未成年人接受赠与的财产归其个人所有,监护人仅有权代为保管,不得擅自使用或占有。 --- ### 处理步骤 #### 1. 协商沟通 - **直接沟通**:向父母说明压岁钱属于个人财产(可引用民法典条款),协商返还或制定合理使用计划(如教育储蓄)。 - **第三方调解**:若沟通无效,可请求祖父母、老师、社区居委会等介入调解。 #### 2. 申请基层组织协助 - 向**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协助追回财产。 #### 3. 司法途径 - **诉讼主体**:未成年人需通过**法定代理人**(如其他监护人、近亲属)起诉父母;若父母拒绝代理,可向法院申请指定代理人。 - **诉讼请求**:要求父母返还压岁钱或赔偿擅自使用造成的损失。 - **证据准备**:保留红包赠与记录(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父母扣押证据(聊天记录、录音等)。 --- ### 注意事项 1. **年龄限制**: - 8周岁以下需完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 - 8周岁以上可表达意愿,但需代理人配合。 2. **家庭关系**:优先通过协商解决,避免激化矛盾。 3. **财产用途**:若父母将压岁钱用于子女教育、医疗等合理支出,可能被认定为合法使用。 --- ### 建议 - **设立独立账户**:与父母协商将压岁钱存入未成年人名下银行账户,共同监管。 - **法律咨询**:联系当地法律援助中心(12348热线)获取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