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商标中包含“微量元素”字样的操作建议 ## 🔍 **核心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商标审查标准》,若您的商标涉及“微量元素”等科学术语,需特别注意以下合规要点: --- ## ⚠️ **必须规避的风险点** 1️⃣ **禁止虚假宣称功效** ✘️ 不可暗示该产品能补充/治疗因缺乏某种元素导致的疾病(如“补铁防贫血”) ✔️ ✅ 解决方案:改为中性描述(例:“含天然矿物质成分”) 2️⃣ **避免绝对化用语** ✘️ 禁用“最佳”“唯一”“最全”等极限词与元素名称组合使用 ✔️ ✅ 替代方案:用“富含”“添加”等客观表述 3️⃣ **数据支撑义务** 👉🏻 如果标注具体元素种类或含量,必须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作为依据 --- ## 📝 **实操步骤指南** | 阶段 | 行动项 | 注意事项 | |------------|---------------------------------|------------------------------| | **设计前** | 咨询知识产权律师+市场监管部门 | 确保不违反《特殊标志管理规定》| | **注册时** | 提交《成分说明公证文件》(如有) | 证明非误导性使用 | | **使用时** | 配套页面注明小字声明: | “本品为普通食品/日用品,非药品”| | **宣传中** | 所有物料需经广告审核备案 | 包括电商详情页、短视频脚本等 | --- ## 💡 **聪明替代方案** • 图形化设计 > 用元素周期表符号🧪代替文字 • 场景联想法 > “源自火山矿泉的滋养力量”⛰️💦 • 地域特色绑定 > “长白山天然矿物精华”🏔️🌿 > 📌 **重点提醒**:建议向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事前指导,不同品类(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监管尺度存在差异。例如保健食品需取得“蓝帽子”批文后方可标注营养成分。 --- ## ❗️典型错误示范(请勿踩坑!) ❌ “钙铁锌硒维生素全能王” → 涉嫌夸大保健功能 ⭕️ “复合矿物质营养配方” → 符合规范的安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