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氏征(Nikolsky Sign)的不同检查方法及原理 #### **✅ 一、两种主要检查手法** 1️⃣ **直接推压法** - **操作步骤**: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完整无损的皮肤表面(如前臂内侧),持续数秒后突然松开。若观察到表皮与真皮分离(形成水疱或脱皮),即为阳性结果。 - **适用场景**:常用于疑似天疱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等大疱性皮肤病的初步筛查。 2️⃣ **滑动牵拉法** - **操作步骤**:捏起一小块正常皮肤,横向或纵向缓慢揉搓/牵拉,像“撕胶带”一样施加轻微剪切力。若出现表皮剥离或薄纸样脱落,则判定为阳性。 - **特点**:比直接推压更敏感,尤其适合检测早期或轻微的表皮松解现象。 --- #### **🔍 二、核心原理——细胞间黏附分子破坏** 尼氏征的本质是**表皮棘层细胞间的连接结构受损**。正常情况下,桥粒(desmosomes)通过钙依赖性黏附蛋白维持角质形成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当某些疾病(如天疱疮自身抗体攻击桥粒成分)导致桥粒功能丧失时,外力作用下表皮极易从真皮上层剥脱。两种方法均通过机械刺激放大这一病理改变,使隐性损伤显性化。 --- #### **📌 三、临床意义提示** ⚠️ **阳性结果常见于**:天疱疮、类天疱疮、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等。但需注意创伤性水疱也可能假阳性,需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 💡 **小技巧**:检查前可先在另一侧对称部位做对照试验,排除个体差异干扰;对儿童或薄嫩部位(如腋下)操作时务必轻柔,避免人为造成假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