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5090和RTX 5090 D的性能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硬件规格差异** - **显存位宽提升**:RTX 5090 D将显存位宽从标准的384-bit增加至512-bit,并搭载了容量更大、性能更强的GDDR7显存;而普通版RTX 5090仍保持384-bit位宽。这一改动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尤其在高负载场景(如复杂光照或大规模纹理渲染)中优势明显。 - **市场定位特殊性**:RTX 5090 D是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版本,其核心配置虽与全球版RTX 5090一致(均采用Blackwell架构、32GB GDDR7显存),但通过优化显存子系统进一步释放潜力。 ### **实际性能表现** - **游戏与创作场景**:两者均支持全景光线追踪技术和低延迟模式,但由于RTX 5090 D的显存带宽更高,在需要大量数据吞吐的应用(如8K分辨率下的动态渲染或普通用户驱动的内容生成)中表现更优;而在传统光栅化游戏测试中,差距可能较小。 - **普通用户及计算任务分化**:非LLM模型下,两者整体性能接近,但在某些特定模型(如Swin Base Patch4 Window7 224的FP32精度训练)中,RTX 5090 D甚至可能出现高达41.9%的速度落后。这可能与驱动适配或固件调校有关,需结合具体工作负载评估。 ### **潜在影响因素** - **生产瑕疵问题**:部分批次因缺少ROP组件导致3D游戏性能下降4%,不过该问题随机分布在两个型号中,并非某一款独有缺陷。此外,液态导热材料和三层PCB设计等散热方案对长期高负载稳定性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RTX 5090 D通过显存升级在理论性能上占据优势,但实际体验取决于应用场景和优化程度。若追求极致能效比或特定领域(如专业渲染),RTX 5090 D更值得考虑;而对于主流游戏玩家而言,两者的差异感知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