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 关于9%工程发票与1%发票的税率差额计算 ## ✅核心思路 当一方开具**9%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方),另一方只能取得**1%的进项抵扣凭证**时,两者间的税率差会形成额外的税负成本。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 📊计算公式 **税额差额 = 含税金额 × (9% - 1%) / (1 + 9%)** 或拆解为两步: 1️⃣ **先换算不含税金额** = 含税总价 ÷ (1+9%) 2️⃣ **再计算差额** = 不含税金额 × (9%−1%) > 📌示例:若合同总价109万元(默认为含税价) > - 正常可抵扣进项税=109/(1+9%)×9%=9万元 > - 实际仅能抵扣=109/(1+9%)×1%=1万元 > → **多交税款=9万−1万=8万元** --- ## 📝关键注意事项 1️⃣ **区分含税/不含税基数**:必须基于同一笔交易的相同计价基础(通常用含税总额倒推不含税金额); 2️⃣ **适用场景验证**:确认对方提供的1%发票是否属于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如农产品收购发票等特殊情形); 3️⃣ **账务处理匹配**:需在申报表中分别体现销项税额与异常低率的进项税额,避免税务风险。 --- ## 💡实务建议 遇到此类情况时建议: ✔️核查上下游企业的纳税人资质与开票权限; ✔️留存业务真实性证明材料备查; ✔️咨询主管税务机关政策执行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