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将自产商品发放给职工的会计分录步骤如下: #### ✅ **核心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将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视同销售行为,需按公允价值(市场价)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同时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应付职工薪酬。 --- #### 📍 **具体分录拆解**(分三步): 1.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按受益部门归集)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注:金额=产品公允价值×数量×(1+适用税率),例如市场价100元的商品+13%增值税则计为113元/件* 2. **计提主营业务收入与销项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市价计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入×税率) 3. **结转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按实际生产成本结转) --- #### 🌰 例:某公司发放10件自产商品给生产部员工,单价成本80元,市场售价100元,增值税率13% | 科目 | 方向 | 金额计算 | 本例数值 | |---------------------|------|-----------------------|----------------| | 生产成本 | 借方 | 10×100×(1+13%)=1,130 | 1,130 | | 应付职工薪酬 | 贷方 | 同上 | 1,130 | | 应付职工薪酬 | 借方 | 同上 | 1,130 | | 主营业务收入 | 贷方 | 10×100=1,000 | 1,000 |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 贷方 | 1,000×13%=130 | 130 | | 主营业务成本 | 借方 | 10×80=800 | 800 | | 库存商品 | 贷方 | 同上 | 800 | --- #### ⚠️ **常见误区提醒** - ×错误做法:直接按成本冲减库存商品而不体现收入(违反收入准则) - ×遗漏点:未计算增值税或误用进项税转出(本质是视同销售应计销项税) - ✔正确逻辑链:视同销售→确认收入+销项税→同步结转成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过渡归集费用 > 📌 **政策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六款规定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应作视同销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