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幼苗过氧化酶同工酶显色机制
过氧化酶(Peroxidase)同工酶的显色通常基于其催化底物氧化并生成有色产物的特性:
1. **底物**:常用联苯胺(Benzidine)或愈创木酚(Guaiacol)。
2. **反应过程**:
- 过氧化酶在过氧化氢(H₂O₂)存在下,将联苯胺或愈创木酚氧化。
- 氧化后的联苯胺形成蓝色聚合物(联苯胺蓝),愈创木酚氧化后生成红棕色四聚愈创木酚。
3. **显色结果**:电泳凝胶中酶活性区域呈现蓝色(联苯胺)或红棕色(愈创木酚)条带。
---
### 油菜萌发种子酯酶同工酶显色机制
酯酶(Esterase)同工酶的显色依赖其对酯类底物的水解能力:
1. **底物**:常用α-萘酯(α-Naphthyl acetate)或β-萘酯(β-Naphthyl acetate)。
2. **反应过程**:
- 酯酶水解α-萘酯,释放游离的α-萘酚。
- α-萘酚与显色剂(如固蓝B盐,Fast Blue B Salt)偶联,生成不溶性红褐色偶氮染料。
3. **显色结果**:电泳凝胶中酶活性区域显示红褐色条带。
---
### 关键差异总结
| 酶类型 | 显色底物 | 显色剂 | 显色产物 |
|--------------|----------------|--------------|----------------|
| 过氧化酶 | 联苯胺/愈创木酚| H₂O₂ | 蓝色/红棕色 |
| 酯酶 | α-萘酯 | 固蓝B盐 | 红褐色 |
注:实际实验中需注意终止反应(如加入乙酸终止显色)以避免背景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