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5Why分析法探究“怎么会没有编写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原因 ## **问题陈述** 为什么团队/公司没有编写岗位职责说明书? --- ### **第1问(Why 1):为什么没写?** 👉 因为负责人觉得“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认为没必要专门整理成文档。 *(主观判断替代了客观需求)* ### **第2问(Why 2):为什么负责人会有这种认知?** 👉 缺乏对岗位标准化工具的认知,且过往依靠口头传达也能勉强推进工作,形成了惯性思维。 *(经验主义主导,忽视系统化管理的价值)* ### **第3问(Why 3):为什么长期依赖口头沟通却不出问题?** 👉 小团队规模下确实能靠默契维持运转,短期内未见明显矛盾;同时公司未建立制度强制要求文档沉淀。 *(低风险环境+无外部约束导致惰性)* ### **第4问(Why 4):为何不主动预防潜在风险?** 👉 管理者更关注短期目标(如赶进度、交付功能),将文档工作视为“额外负担”,优先级被不断后置。 *(重执行轻规划的文化倾向)* ### **第5问(Why 5):根本原因是什么?** 👉 **组织层面缺失规范化意识**:从上到下未形成“通过文档明确权责以提升效率”的共识,且缺乏配套机制(如入职培训、季度复盘时更新职责)。 *(本质是管理能力与成长阶段的错配)* --- ## **结论 & 改善建议** | 层级 | 行动方向 | 示例举措 | |------------|-----------------------------------|------------------------------| | 个体 | 向领导层科普岗位职责书的作用 | 用数据证明清晰职责可减少扯皮现象 | | 团队 | 在迭代计划中加入“职责梳理”任务项 | Sprint会议固定留出15分钟讨论分工 | | 制度 | 将文档纳入新人入职流程的必经环节 | HR背调时检查各部门文档完整性 | | 文化 | 树立“写清楚才能做得更好”的理念 | 每月评选最佳协作文档给予奖励 | 这样一步步深挖下来,其实核心还是得从意识和习惯上改变~毕竟文档不是束缚,反而是帮大家减负的工具呀!(๑•̀ㅂ•́)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