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中防护信号的设置与拆除责任归属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护信号(如警示标志、围栏、灯光等)的设置和拆除应当由施工单位负责决定并执行**。以下是具体说明: --- ### ✅ **依据与原因**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规范,施工单位作为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这包括: 1️⃣ **风险评估后主动布置**——根据施工阶段、危险源分布及人员动线规划,合理设置临时警示装置; 2️⃣ **动态调整权限**——当工程进度推进或环境变化时(例如高空作业转为地面作业),及时更新或移除相应标识; 3️⃣ **验收闭环管理**——拆除前需确认安全隐患已排除,避免盲目撤除导致事故。 --- ### 📌 **关键原则** | 环节 | 责任人 | 核心要求 | |------------|--------------|------------------------------| | **设置** | 施工单位 | 符合国标+现场实际需求 | | **维护** | 专职安全员 | 每日巡查、损坏即修 | | **拆除** | 项目负责人审批 | 确保替代措施生效后再操作 | --- ### ⚠️ **常见误区澄清** ✖️ 不是由监理或甲方随意指派!他们仅履行监督职责; ✔️ 分包单位必须在总包统一协调下行动,不得私自改动全局性防护体系。 --- ### 💡 **实操建议** - 建立“安全标识台账”,记录每个信号的位置、类型和状态; - 采用颜色分级管理(红/黄/绿)对应不同危险等级区域; - 拆除时遵循“谁安装、谁申请、谁确认”流程,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总之,施工单位既是法定义务人,也是最了解现场情况的实施者,必须严格把控防护信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