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个问题我懂啊。刚失去亲人那会儿,我天天对着空气说话,手机里翻旧照片能看一晚上...那种感觉真的像缺了块啥似的。
后来我试着把家里收拾出个小角落,放着TA用过的小物件,想的时候就去看看。然后给自己定个"思念时间",比如每天晚饭后15分钟,其他时间强行做点别的——洗个热水澡、下楼遛弯、或者看TA最爱的电视剧。
对了,我发现写点东西特别管用。不用长篇大论,就记几个关键词:今天闻到桂花香想起奶奶做的糖芋苗,听到老歌想起爷爷哼调子的神态...写着写着会发现,回忆开始带着温度而不是刺痛了。
还有啊,千万别一个人憋着。上次我在小区花园里坐着发呆,隔壁楼王阿姨过来聊了半小时她老公走后怎么重新养花的,说着说着我俩还一起笑了。现在每周三下午我们几个失亲家庭都约着包饺子,皮儿擀着擀着,心就松开了。
最难的时候我就盯着天空找云朵形状,或者数路边梧桐树的叶子——强行让眼睛离开回忆画面。慢慢来,真的,哪天突然发现想起时能笑出来了,就是好转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