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药品小玩具宣传文案撰写指南 ⚠️ **重要前提**:必须严格遵守《广告法》《药品管理法》及医疗器械相关法规!以下内容仅限合法合规场景参考👇 --- ### 📌 核心原则 ✅ **资质齐全** 需明确标注「药(械)准字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禁止虚构疗效或暗示治疗功能。例如: > “本产品为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编号:XX械备XXXX号” ✅ **用途界定清晰** 避免使用“治愈”“根治”等绝对化用语,可侧重描述辅助功能: ✔️ 正确示范:“缓解肌肉疲劳”“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错误案例:“三天见效”“告别XX病症” --- ### 📝 结构建议 #### 1️⃣ 痛点切入(引发共鸣) 👉 例:“久坐办公族的肩颈僵硬?运动爱好者的乳酸堆积?” 💡 技巧:用场景化提问代替直接推销 #### 2️⃣ 产品特性可视化 | 维度 | 表达方式 | 避坑指南 | |------------|--------------------------|------------------------| | 材质安全 | “医用级硅胶+ABS塑料” | 忌写“无毒”(易引发歧义)| | 操作便捷性 | “单手可调节强度模式” | 不提“简单到老人小孩都能用” | | 科技背书 | “低频脉冲技术(附专利图示)”| 避免夸大技术原理 | #### 3️⃣ 合规话术模板 🔸 功效边界控制:“配合正规治疗使用效果更佳” 🔸 人群限定:“适用于18岁以上成年人群日常保健” 🔸 风险提示:“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前请咨询医师建议” --- ### 🚫 红线禁区清单 | 禁止行为 | 典型反例 | |------------------------|--------------------------| | 冒充药品/医疗器械 | “替代降压药服用” | | 制造焦虑营销 | “不用就会加速衰老!” | | 冒用专家名义 | “三甲医院同款配方” | | 虚假对比实验 | “比某品牌效果好300%” | --- ### 🌈 创意方向参考 🔹 **情感价值延伸**:“送给TA的健康关怀礼盒”(配温馨插画) 🔹 **使用场景拓展**:“出差携带装”“车载收纳款”等细分需求覆盖 🔹 **用户证言规范写法**:需附带真实购买记录截图+匿名处理,不可编造疗效反馈 --- ### ❗法律自查清单 ☑️ 是否取得对应品类的广告批文? ☑️ 所有声称均有检测报告支持? ☑️ 已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 联系方式仅保留官方售后渠道? --- 💡 终极提醒:建议由企业法务部门最终审核文案,并提前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健康类产品容错率极低,务必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