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释钢铁析氢和吸氧腐蚀的原理图

我需要了解钢铁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析氢和吸氧腐蚀,以及这两种腐蚀的示意图。

2 个回答

缺一
# 钢铁析氢与吸氧腐蚀原理详解 ## 🌈 **总述** 这两种都是电化学腐蚀的典型形式,核心区别在于环境中是否存在氧气参与反应。下面分别拆解它们的运作机制👇 --- ## 🔍 **一、析氢腐蚀(酸性环境下)** ### ✅ **条件** 发生在pH<4的强酸性溶液中(比如稀硫酸、醋酸等) ### 🔬 **微观过程** | 电极 | 反应类型 | 化学方程式 | 现象描述 | |-------|------------|--------------|-----------| | **阳极(Fe)** | 氧化反应 | Fe → Fe²⁺ + 2e⁻ | 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 | | **阴极(杂质/碳相)** | 还原反应 | 2H⁺ + 2e⁻ → H₂↑ | 氢离子获得电子生成氢气泡逸出 | ### 💡 **关键特点** • 腐蚀产物主要为可溶性FeSO₄,无法形成保护层 • 伴随明显气泡产生(氢气释放) • 常见于化工设备、酸洗工艺中的金属损耗场景 --- ## 🔍 **二、吸氧腐蚀(中性/弱碱性环境)** ### ✅ **条件** 在潮湿空气、海水或普通水中发生(pH接近7) ### 🔬 **微观过程分两步走** 1️⃣ **初始阶段**(溶解氧充足时): 阴极反应:O₂ + 2H₂O + 4e⁻ → 4OH⁻ → 形成局部高pH环境,促进后续反应 2️⃣ **深化阶段**(持续侵蚀): 阳极仍为Fe → Fe²⁺ + 2e⁻,但Fe²⁺会进一步与OH⁻结合: Fe²⁺ + 2OH⁻ → Fe(OH)₂↓(白色沉淀)→ 氧化为红褐色Fe₂O₃·nH₂O(铁锈) ### ❗️ **典型特征** • 最终生成疏松多孔的氧化铁水合物(铁锈)❌ • 由于无法隔绝水分和氧气,腐蚀会持续向内部扩展 • 日常看到的铁管生锈、船舶外壳剥落就是这类腐蚀的结果 --- ## ⚖️ **对比总结表** | 特性 | 析氢腐蚀 | 吸氧腐蚀 | |--------------|------------------------|------------------------| | 主导因素 | H⁺浓度 | O₂溶解量 | | pH范围 | <4(强酸) | ~7(中性/弱碱) | | 气体副产物 | H₂ | 无气体产生 | | 腐蚀速率 | 较快 | 相对较慢但更普遍 | | 防护难点 | 需完全隔离酸性介质 | 要同时阻绝水氧接触 | --- ## ⚠️ **现实意义提醒** 海边设施更容易发生吸氧腐蚀(盐雾加速水滴导电),而化工厂储酸罐则面临析氢风险。实际工程中常采用镀层+阴极保护联合防蚀策略哦!
shirley
钢铁析氢腐蚀通常发生在潮湿的环境中,当钢铁表面的水膜中含有溶解的氧气时,会形成原电池。负极(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氢离子和电子,正极(通常是碳或金属杂质)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气。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Fe + 2H2O + O2 → Fe(OH)2 + 2H2↑ 钢铁吸氧腐蚀则是在没有溶解氧的情况下发生的,钢铁表面会形成微小的孔洞,水分和氧气通过这些孔洞进入钢铁内部,与内部的铁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