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 地质灾害控制价财政评审方案 ## 一、项目背景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如滑坡治理、崩塌防护、泥石流防治等)需通过财政评审确定合理控制价,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与工程安全。 --- ## 二、评审目的 1. **成本控制**:核定工程合理造价,避免资金浪费 2. **质量保障**: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标准匹配财政投入 3. **风险防范**:评估应急工程预算合理性,降低次生灾害风险 --- ## 三、评审依据 | 类别 | 具体内容 | |------|----------| | 法律法规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 | | 技术标准 | 地灾防治工程设计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 基础资料 | 地勘报告、施工图纸、预算文件、市场询价记录 | --- ## 四、评审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资料预审] --> B[现场踏勘] B --> C[工程量审核] C --> D[单价分析] D --> E[措施费评估] E --> F[形成评审报告] --- ## 五、评审重点内容 ### (一)工程量清单审核 - 核实地灾体方量测算准确性(如土石方开挖量) - 检查防护结构工程量(挡土墙、锚杆等) - 验证监测预警系统配置合理性 ### (二)单价分析 1. **材料价**:对比同期《工程造价信息》与市场调研价 *示例:钢筋、混凝土、防护网等主材* 2. **人工费**:参照项目所在地最新定额标准 3. **机械费**:特殊设备(如地质钻机)采用台班费折算 ### (三)措施费用 - 临时支护方案经济性分析 - 应急抢险预案相关费用合理性 - 生态恢复措施成本测算 --- ## 六、特殊情形处理 1. **隐蔽工程**:预留不低于10%的不可预见费 2. **抢险工程**:采用"单价包干+据实计量"模式 3. **新技术应用**:组织专家论证创新工艺成本 --- ## 七、保障措施 1. **多部门联动**: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审计局联合审查 2. **专家评审制**:组建地质/造价双专业评审小组 3. **时效管理**:建立绿色通道,复杂项目评审周期≤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