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 ✅ **结论**:应按图纸明确标注的**100mm间距**设置拉钩。 --- ### 🔍 **依据与分析** 1️⃣ **优先遵循设计图纸标注** -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行业惯例,当施工图中已直接注明具体数值(如本例中的“箍筋间距为100”)时,必须严格按此执行。未注明的其他参数(如假设性的200mm)不能作为替代依据。 - “图示”即具有最高效力,属于设计师对关键构造的专项要求,需优先遵守。 2️⃣ **拉钩与箍筋的关联性** - 在钢筋绑扎工艺中,拉钩(单肢箍或定位钢筋)的作用是固定主筋位置并确保保护层厚度,其间距通常与所在部位的箍筋配置一致。若图纸未单独说明拉钩间距,则默认与该区域的箍筋间距同步(即100mm)。 - ⚠️注意:若后续发现矛盾(例如原疑说的200mm),应以正式设计变更单为准,不可自行推断。 3️⃣ **常见误区澄清** > *错误做法*:认为“标准做法=200mm”而忽视图纸要求。 > *正确逻辑*:所有施工操作均以设计文件(经审查合格的蓝图)为唯一依据,现场不得随意调整。 --- ### 📌 **建议行动步骤** ① 再次核对结构施工图中对应构件的详图节点; ② 如仍存疑,及时向设计单位发出技术核定单确认; ③ 隐蔽验收前留存影像记录备查。 > 🌟 **核心原则**:建筑工程领域奉行“按图施工”,任何口头解释或经验主义均不能凌驾于正式设计文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