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工资支付条例》(主要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需要落实的制度及对未落实施工单位的处罚措施: ### 需要落实的制度 1. **实名制考勤管理**:施工单位需记录农民工身份信息与出勤情况,确保用工透明化。这是为了准确核算工资基数和发放依据,防止冒名顶替或虚报人数等问题。 2. **开设专用账户**:必须设立独立的农民工工资专户,专项用于支付劳动者报酬,避免资金挪用风险。该账户的资金流向应接受监管部门跟踪核查; 3. **缴纳工资保障金**:按项目规模向指定机构存入一定金额作为应急兜底资金,在欠薪情况下可优先划拨使用; 4. **维权信息公示制度**: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开工资发放标准、投诉渠道等信息,保障劳动者知情权与申诉途径; 5. **总包分包连带责任机制**:施工总承包单位需监督分包单位的用工和薪酬发放行为,承担连带管理义务。 ### 对未落实制度的处罚措施 1. **责令限期改正**: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求违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2. **限制承接新工程**:暂停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及公共工程建设项目的投标资格; 3. **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证书**: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资质降级甚至吊销施工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4. **行政罚款与信用惩戒**:除上述措施外,还可能并处罚款,并将失信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影响企业信誉。 具体执行中,相关部门会通过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监督落实情况,典型案例显示,未落实制度的施工单位会被公开通报并依法追责。若您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