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欧盟禁用或限制使用的美白原料: ### 完全禁用成分 - **脱氧熊果苷**:因可能释放氢醌(存在致敏和致癌风险),自2021年7月起被欧盟列入化妆品禁用清单;英国、越南等地也相继采取同样措施。该成分具有快速美白效果,但安全性争议较大。 ### 限用成分(严格浓度管控) - **α-熊果苷**:面霜中最大安全使用浓度为2%,身体乳中为0.5%;所有相关产品中氢醌含量需控制在极低水平(定量限3ppm,检出限1ppm)。其活性较高且光稳定性好,但需注意杂质风险; - **β-熊果苷**:面霜中允许浓度上限为7%。虽然应用广泛,但高浓度添加仍可能导致氢醌析出,引发安全隐患; - **曲酸**:也被纳入欧盟限用清单,因其潜在刺激性及对皮肤屏障的影响,使用时需遵循特定配比规范。 此外,欧盟还对其他可能影响健康的成分进行动态评估,例如二氧化钛因吸入性致癌争议被禁止用于食品添加剂领域,但在化妆品中作为物理防晒剂仍允许特定形式存在(如大粒径版本)。不过,纳米级二氧化钛因可吸入风险受到严格审查。 上述规定体现了欧盟对美白成分安全性的高要求,尤其关注原料纯度、杂质控制及长期使用风险。国内企业出口至欧盟时需特别注意这些标准差异,避免因配方不符导致合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