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团体作为社会缩影反映成员行为模式的机制
## (一)价值观的凝聚与映射
1. 团体核心理念就像磁铁,把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比如环保组织“绿色先锋”,大家因为认同环保价值观才加入,日常活动中就自然体现出节约资源、爱护自然的行为。
2. 新成员进入团体,会快速被同化。像刚进一家销售公司,老员工积极拼搏、竞争激烈的氛围,会让新员工也跟着主动加班跑客户,慢慢养成这种工作行为模式。
## (二)规范与规则的塑造作用
1. 团体有明文或约定俗成的规则。在学校社团,规定活动时间不能迟到,成员就会养成准时习惯,这和社会上遵守作息规则类似。
2. 违规行为在团体里会被纠正。要是运动社团训练时有人偷懒不按计划来,教练和其他成员会提醒,这和社会上违反法律道德被制裁是一个道理,促使成员规范行为。
## (三)角色分工与互动影响
1. 团体里不同角色有不同行为特点。在一个创业团队,负责技术的专心研发,负责市场的四处奔波拉业务,各自行为由角色定位,就像社会里不同职业有不同行为模式。
2. 成员间相互模仿学习。看到团队里沟通能力强的成员拉赞助很成功,其他成员就会模仿其沟通话术和技巧,改变自身行为。
# 二、成员处理和改进不良社会行为的策略
## (一)自我反思与觉醒
1. 借助团体反馈。在团队会议上,同事指出自己在项目中太强势、不听别人意见,这时候成员开始反思自己行为是否不妥,像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问题。
2. 对比团体榜样。看到团里其他成员总是耐心帮助新人,而自己总是不耐烦,就会意识到差距,从而思考改变不良行为。
## (二)利用团体资源改进
1. 参加团体培训。企业发现员工沟通有冲突,组织沟通技巧培训,员工学习后能改善言语粗暴等不良沟通行为。
2. 寻求同伴监督。减肥小组里,成员互相监督饮食,要是有人想偷吃垃圾食品,同伴提醒,就能帮助克服不良饮食习惯。
## (三)团体文化引导矫正
1. 积极文化氛围感染。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小组,大家都勤奋好学,原本爱偷懒的成员也会被带动,不好意思再消极怠工。
2. 团体惩罚与激励措施。如果团队因为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如泄露商业机密)受损,团体对成员进行警告等惩罚,同时承诺改进后有奖励,促使成员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