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是否可以发布价格指导?

请解释社会团体发布价格指导的目的和可能的影响。

3 个回答

亚洲之鹰

社会团体(尤其是行业协会)**一般不可以自行发布价格指导**,因为这种行为可能涉及排除、限制竞争,甚至触犯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具体原因和依据: 1. **法律风险与反垄断规定**:根据《反垄断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及发改委起草的《行业协会价格行为指南(征求意见稿)》,行业协会若通过发布“行业内指导价”“基准价”或“参考价”等方式引导经营者固定或变更价格,会被视为具有明显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存在极大法律风险。这类行为可能导致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2. **对市场价格秩序的影响**:当社会团体向社会公众或会员企业发布统一的价格标准时,容易影响市场预期和实际交易行为,干扰正常的供需关系与自主定价机制。例如,交换价格信息或联合行动可能直接导致全行业价格趋同,形成隐性同盟。 3. **监管要求与合规义务**:现行政策明确要求行业协会必须遵守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活动。其收费和服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实施,且需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任何涉及价格协调的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违规操作。 4. **法律责任与信用惩戒**:一旦发现行业协会组织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行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将综合考虑各方作用来界定责任。受处罚的协会还可能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面临重点监管。 总的来说,社会团体未经授权发布价格指导不仅违反法律规定,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合法的做法应是基于客观数据的信息服务,而非主导定价决策。

青蛙

在2024年7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社会工作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中,并没有明确提到社会团体是否可以发布价格指导。不过,从指南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为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行为,引导它们依法依规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并收费。所以啊,按照这个指南,社会团体在发布价格指导时,可能得注意一下是否和收费行为有关,确保不会违反相关法规。但是呢,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政策解读,建议还是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或者相关政府部门,这样更准确的知道哦。

amwaylee

社会团体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发布价格指导的。这些团体通常是由具有共同利益或目标的个人或组织组成的,他们可能会发布关于某一行业或产品的价格建议,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或促进公平竞争。然而,社会团体发布价格指导的行为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果社会团体发布的价格指导涉嫌操纵市场、误导消费者或其他违法行为,相关部门有权对其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