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充耳不闻”中的“充耳”在古代是指什么?

请解释成语“充耳不闻”中“充耳”的含义,并给出一个相关的例子。

3 个回答

阿丫
**“充耳不闻”中的“充耳”在古代指什么?** “充耳”是古代贵族冠冕(帽子)两侧垂挂的玉制装饰物,其作用有三: 1. **礼仪象征**:通过丝线悬挂于耳旁,提醒佩戴者“不听谗言”; 2. **实际功能**:走路时轻微晃动,可阻挡部分声音,体现身份尊贵。 成语本义是“塞住耳朵不听”,后引申为对某事故意不理会。 (例如:“他对旁人的劝告充耳不闻。”)
joelau2004
“充耳”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玉饰**。这个玉饰的主要作用除了美观外,还可以阻挡外界的声音,帮助佩戴者专注于思考或者避免被外界声音干扰。在古代礼仪文化中,这种玉饰通常被佩戴在冠冕的两侧,作为贵族或官员身份的象征,同时表达对君王或上级的恭敬和尊重。
1600cc
成语“充耳不闻”中的“充耳”在古代是指古代的一种装饰品,通常是由玉石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球,悬挂在耳朵旁边。这种装饰品的作用是用来遮挡声音,使人听不到外界的噪音。例如,当一个人在专注于某件事情时,他可能会戴上充耳,以此来隔绝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