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性评审法与合理低价的区别 ## 📌 **核心定义不同** ✅ **定性评审法**:主要基于非量化因素(如技术方案、服务质量、团队经验等)进行综合评估,侧重主观判断和竞争优势分析。常用于复杂项目或需要特殊能力的采购场景。 👉 例:建筑工程设计招标中,评委会更关注设计师的创意、过往案例而非单纯报价。 💰 **合理低价**:在满足基本技术和商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投标价格最低且不低于成本价的有效报价。强调经济性与可行性平衡,防止恶意低价竞争。 👉 例:标准化建材采购时,若多家供应商均符合资质,则优先选择报价最低者。 --- ## 🔍 **侧重点对比** | 维度 | 定性评审法 | 合理低价 | |--------------|--------------------------|--------------------------| | **核心指标** | 技术实力、服务承诺、创新能力等软性条件 | 价格合理性、成本覆盖率 | | **决策依据** | 专家打分/投票 | 数学计算(去掉最高价后的平均值参考) | | **适用场景** | 定制化需求强的复杂项目 | 标准化产品或服务的批量采购 | | **风险控制** | 避免“唯低价论”导致的履约风险 | 设置最高限价防止亏损中标 | --- ## ⚖️ **法律合规关键点** ⚠️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 采用定性评审时,招标文件必须明确评分标准并公开; • 推行合理低价法不得设定脱离实际的成本基准线,否则可能构成排斥潜在投标人的违法条款。 💡 实践中两者可结合使用——先通过定性门槛筛选合格候选人,再在入围者中比选合理低价标的。这种混合模式既能保障质量底线,又能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