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不能对炭疽尸体进行剖检? **1. 病原体高传染性**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在尸体中仍能存活,且可能形成**芽孢**。芽孢对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可长期存活于土壤中。剖检过程中释放的血液、组织液等可能携带大量病原体,导致环境污染和人员感染。 **2. 气溶胶传播风险** 剖检操作可能产生含菌**气溶胶**(微小飞沫或颗粒),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传播。炭疽杆菌的**感染剂量极低**(仅需数个芽孢即可致病),极大增加操作者及周围人群的感染风险。 **3. 尸体腐败的特殊性** 炭疽尸体的血液通常呈**暗红色不凝固状**(因细菌释放毒素破坏凝血功能),且组织高度腐败。剖检可能加速腐败组织释放毒素和病原体,进一步扩大污染范围。 **4. 国际规范与防控要求** 根据WHO和《传染病防治法》建议,炭疽尸体需按**烈性传染病尸体**处理: ✅ 禁止解剖 ✅ 直接密封后火化或深埋(深度≥2米,并撒生石灰消毒) ✅ 接触人员需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并进行医学观察。 --- **总结** 炭疽尸体的剖检会显著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且无必要医学价值(炭疽可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范是阻断传播链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