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散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
### 1. **被动散热(散热片)**
- **材质**:采用高导热金属(如铝、铜)制成散热片,覆盖在发热量较大的芯片组(如南桥、M.2 SSD接口)、供电模块(VRM)等区域。
- **原理**:通过金属的导热性将热量快速分散到散热片表面,再通过空气自然对流散热。
- **适用场景**:中低负载场景或低功耗主板。
---
### 2. **主动散热(风扇)**
- **小型风扇**:部分高端主板在供电模块或芯片组区域安装小型风扇,强制加速空气流动。
- **一体化散热**:某些主板(如部分X570芯片组)会为芯片组配备带风扇的主动散热模块,应对高功耗场景。
---
### 3. **热管导热**
- **热管连接**:高端主板(如电竞/超频主板)会通过热管将供电模块、芯片组的热量传导至更大面积的散热片或机箱风道附近。
- **优势**:提升热量传递效率,减少局部高温。
---
### 4. **PCB层设计优化**
- **多层PCB**:通过增加主板PCB的层数(如6-8层),内部嵌入铜层辅助导热。
- **散热焊盘**:在发热元件周围设计大面积焊盘,帮助快速导热。
---
### 5. **环境辅助散热**
- **机箱风道**:依赖机箱风扇形成气流,将主板周围的热量排出。
- **散热装甲**:部分主板覆盖大面积金属装甲,既保护元件又辅助散热。
---
### 典型发热区域及散热方案
| 发热部件 | 常见散热方式 |
|----------------|------------------------------|
| 供电模块(VRM)| 散热片+热管(高端型号带风扇)|
| 芯片组(PCH) | 散热片/风扇 |
| M.2 SSD接口 | 金属散热马甲 |
---
### 注意事项
- 高负载场景(如超频)需确保散热片与芯片接触紧密,必要时补充导热硅脂。
- 定期清理主板灰尘,避免堵塞散热风道。
如有其他问题,欢迎补充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