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请详细解释西安事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4 个回答

有心人

西安事变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民族危机加深,抗日呼声高涨 - **九一八事变影响**:“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爱国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体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种强烈的民意氛围为西安事变的爆发奠定了社会基础。 - **一二·九学生运动推动**:一二·九学生运动进一步将全国的抗日情绪推向高潮,使得抗日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诉求,也对张学良、杨虎城等军事将领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民族危局。 ###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执意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一方面积极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对抗日力量进行打压。当他亲临西安督战“剿共”时,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谏其改变策略,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但均遭到拒绝。这使二人认识到必须采取非常手段来迫使蒋介石转变态度。 ### 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抉择 作为驻守西北的地方军事长官,张学良(东北军领袖)和杨虎城(十七路军总指挥)深受爱国思想熏陶。他们的部队多为北方将士,家乡沦陷的痛苦让他们对抗日有着强烈渴望。同时,在与红军的实际接触中,两人逐渐认同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并秘密达成停战协议。当劝说无效时,最终决定以“兵谏”方式扣押蒋介石,逼其抗日。 ###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旗帜,通过宣传动员、统一战线工作等方式团结各方力量。例如,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不仅赢得了民众支持,也间接推动了张、杨从原本的敌对立场转向合作态度。这种政治智慧为事变提供了思想和策略支撑。 ### 基层官兵与民众的压力传导 前线士兵多为东北籍子弟兵,失去故土后士气低落且充满复仇情绪;而陕西当地百姓同样期盼政府能够集中资源抵御外侮而非自相残杀。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不断向上传递,加剧了张、杨二人对既有政策的质疑和反抗决心。 总之,西安事变本质上是在日本侵略加剧、国内舆论压力增大以及局部将领爱国行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它打破了国共长期对立的局面,为中国形成全面抗战格局迈出关键一步。

燕燕子

西安事变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日本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而蒋介石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这引起了全国人民和各阶层人士的强烈不满。 2. 国民党内部矛盾激化。当时,国民党内部存在着亲日派和抗日派之间的矛盾。亲日派主张与日本妥协,而抗日派则主张坚决抵抗日本的侵略。这种矛盾在西安事变前已经十分尖锐。 3. 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这一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也影响了国民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 4. 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热情。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将领,他们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深感失望,希望通过发动事变来迫使蒋介石改变政策,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zhouqh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是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这个事件的爆发,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攘外还是安内**:张学良主张的“攘外安内”政策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存在冲突。 2. **政策认识上的变化**: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政策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是事件爆发的原因之一。 3.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个事件的发生。 4. **劝谏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希望通过这个事件劝谏蒋介石,改变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以上就是西安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个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平解决后,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

wpq88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它的发生主要源于当时中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局势。 首先,从国内形势来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随后又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中日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国民党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分裂,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共产党进行围剿,而共产党则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种内部分歧导致国共两党的关系紧张。 其次,从国际形势来看,当时苏联正面临纳粹德国的威胁,需要中国的支持。同时,英美等国也希望中国能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地方实力派将领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迫使蒋介石改变政策,共同抗日。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