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轨道交通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解读 ## 一、基本概念 **浅埋暗挖法**:指在覆盖层厚度较薄(通常埋深≤2倍洞径)条件下,采用非爆破机械化开挖技术,通过超前支护、及时封闭等手段控制地层变形的施工方法。 ## 二、规程核心要点 ### 1. 总体原则 - **安全优先**:地表沉降控制值≤30mm - **动态设计**: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动态调整支护参数 - **信息化施工**: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频率≥1次/8h) ### 2. 施工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超前地质预报] --> B[超前支护] B --> C[分步开挖] C --> D[初期支护] D --> E[监控量测] E --> F[二次衬砌] ### 3. 关键技术要求 #### (1)超前支护 - **管棚支护**:φ89-159mm钢管,环向间距30-50cm - **注浆加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扩散半径≥1.5m - **锁脚锚杆**:L=3-5m,与钢架焊接牢固 #### (2)开挖方法选择 | 地层条件 | 推荐工法 | |----------------|------------------| | 软弱破碎带 | CRD法(交叉中隔壁)| | 砂层 | 双侧壁导坑法 | | 黏性土 | 台阶法 | #### (3)支护结构 - **格栅钢架**:主筋φ22-25mm,间距0.5-1.0m - **喷射混凝土**:C25早强砼,初喷4-6cm,复喷至设计厚度 - **防水层**:ECB/EVA防水板+无纺布,接缝热熔焊接 ## 三、质量控制要点 1. **监测项目**: - 地表沉降(每5m设监测断面) - 拱顶下沉(测点间距5-10m) - 周边收敛(基线长度≤20m) 2. **预警机制**: - 黄色预警:变形速率>2mm/d - 橙色预警:累计变形>预警值80% - 红色预警:结构出现开裂渗水 ## 四、常见问题处理 1. **地层变形过大**: - 立即暂停开挖 - 补充注浆加固 - 架设临时支撑 2. **突发涌水处理**: - 超前探孔间距加密至3m - 采用径向注浆堵水 - 设置集水坑+强排系统 ## 五、规范重点更新(2023版) - 新增BIM技术应用要求 - 强化邻近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 明确应急物资储备标准(抢险物资储备量≥3日用量) > **特别提示**:施工前必须进行不少于15天的降水试验,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1m。